交通智能化,特别是城市交通智能化,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个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包括通过“拥堵费征收”,“限号行驶”,以及花巨资和巨大的人力在主要城市构建视频识别系统等。
9+
专利著作权
40+
国内外核心发明专利
17+
LDSW通信技术经验
1+
获得多项世界第一
针对各行业特性,打造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为您提供一站式产品服务
交通智能化,特别是城市交通智能化,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个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包括通过“拥堵费征收”,“限号行驶”,以及花巨资和巨大的人力在主要城市构建视频识别系统等。
LDSW卫星定位标签,利用LDSW超低功耗,超远距离睡眠唤醒技术,将 GPS/北斗模块,与一个采用低占空比工作方式工作的超远距离智能电子标签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低功耗的LDSW卫星定位标签。
RFID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仓库物资盘点,生产过程中设备和零部件的监管和定位,学生,儿童及工作人员的实时监管定位等。为此,国际上有ISO-18000系列RFID技术标准,我们国家也有相关的RFID军队和国家标准。然而,这些标准都存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LDSW智能频谱传感器,借鉴医生摸脉,监听心音,工人监听及机电设备震动,巡道工人监听敲击铁轨的回音等,来判断侦测对象的工作状态的方法,利用微型超低功耗智能振动频谱传感器,对生命体、机电设备及建筑物等的受迫振动频谱进行测试分析,找出其与监控对象正常工作
LDSW是迄今唯一能满足IEEE
对“万物智联”统一标准所有要求的物联网技术
在超低功耗按需工作的前提下,集RFID身份识别,传感器信息采集,RTLS实时定位,实时控制,标签信息中继功能于一身;LDSW不仅满足了所有这些要求,而且功耗更低,距离更远,功能更多,工作方式更加高效和灵活可靠!
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LDSW涉及超过42项国内外重大发明专利,包括颠覆传统的“超远距离,超低功耗DNA检测睡眠唤醒技术”,“多频道协同工作技术”,“动态时间窗口监听技术”,“动态随机授时”,“电子标签超低功耗信息中继技术”,“宏代码工作指令”,“最佳通道信号占空比接入技术”,“人工智能对讲机通信技术”,“利用智能频谱传感器实现预见性维护”,“简单高效资产及人员自动监管技术”等专利。
国家“万物智联”联盟(OLA)LDSW-IOT 专委会负责单位
经OLA联盟理事长倪光南院士推荐,成都西谷成为LDSW-IOT 专委会技术负责单位,承担围绕CCSA“低占空比物联网智能终端通信技术标准”,按照《国家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LDSW产业应用生态链的任务。在倪院士的积极推动下,OLA联盟LDSW-IOT专委会,与苏州市政府和新华网正式签定了,在姑苏区建设和应用LDSW基础物联网实验网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已制定和启动了三年实施计划。
已成为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依托的核心技术
得到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在法国召开的ISO/IEC JTC1 SC31 WG4/SG 3 会议上,全票通过作为新的ISO-18000-4国际标准的技术基础(文件编号: SG3_201009_852), 2021年10月9日,工信部专家组正式批准了基于LDSW技术的CCSA“低占空比物联网智能终端通信技术要求”统一技术标准。
解决了多个世界性难题
A.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亟待解决的,对海量快速移动电子标签流的读写难题;
B.解决了现有各种物联网通信技术标准在实现万物互联时频道使用数量受限的难题,
以及频率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
C.解决了对各种超低功耗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实时控制难题;
D.解决了无网无电地区,各种传感器和控制信息的超低功耗远距离中继传输问题;
LDSW来源于实践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SOC芯片做支撑
基于LDSW技术的 “西谷物联一号”SOC芯片,已经成功通过第三方(深圳捷通)测试,其物理指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功能指标则领先世界! 《国家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吹响了国家向物联网信息革命进军的号角。时不我待,成都西谷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抓住机遇,与合作伙伴一道做大做强,互利共赢!